生鲜成本管理一直是个头疼的难题,高成本高毛利率的经营,并不是超市理想的做法。到底如何更好的做好成本管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方法作为参考。
如何做好生鲜的成本管理?

一、提高生鲜商品的生产性:
与生鲜商品生产性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生鲜商品的回转率及商品的毛利;与回转率有关系的就是商品的组合、促销的规划、库存量的控管与简化卖场生鲜作业手续;而与毛利有关第的就是定价政策。与降低生鲜的损失,商品特价策略。
二、善用生鲜季节产品明显特性来控管成本:
当生鲜商品刚上市时,质尚未成熟、价高,订货不及易造成缺货;也当在畅销季时(如西瓜),但要明显陈列;而当应季大量上市,可大量进货,其陈列方式是量少,销售量提高,降低成本。而当生鲜商品在末季时、确实把握季节的交换,减少下单,提早下市”,商品售完为止;生鲜商品应“提早上市,以赚取当季该赚的利润。
三、做好生鲜商品的进、销、存、损四大环节,使生鲜的销售循环更加畅通。
四、利用分级、包装来提高商品化价值(塑造生鲜特性,以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
五、降低耗材的使用,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提高毛利率的方法有哪些?
一、降低生鲜的进货成本:
(1)采购彻底执行比价、议价工作;
(2)彻底了解生鲜采购流程与成本结构;
(3)以大量进货压低价格;
(4)严格要求订货流程;
(5)严格要求收、验货流程,不要造成太多的退货情形,而增加处理成本;
(6)随时掌握商品资讯与市场行情变动。
二、提高生鲜商品的周转率:
(1)确实掌握消费者习性及适当选择商品;
(二)依据DMS来进行订货,畅销品不得缺货,滞销品要剔除;
(三)促销活动的配合。
三、降低生鲜损耗
四、商品库存的调整,控管损耗的内部管理与各种销售计划等。
生鲜毛利率又该如何取舍呢?
1、商品的贡献度=商品的周转率×毛利率
毛利率 |
周转率 |
贡献度 |
|
猪肉 |
8.20% |
0.9 |
0.0738 |
禽类 |
9.00% |
0.8 |
0.072 |
牛肉 |
13.00% |
0.5 |
0.065 |
(注)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额=销售量/平均库存量
由数据来看:虽然牛肉的毛利率高达13%。但周转率相当高,对卖场的贡献度要大,对卖场贡献度远比猪肉来得低;相对地猪肉、禽类毛利率只有8~9%,但因回转率低。
2、部门毛利的贡献度(大组毛利的贡献度):
部门(大组)毛利的贡献度=结构占比×毛利率
表示该部门或该大组对整体毛利的贡献程度,贡献度比值愈大,表示在超市的地位愈重要;能够了解各部门或大级的贡献度,也就是等于能够了解该部门或大组价格调整之后对整体毛利的影响
组别 |
结构比(A)% |
毛利率(B)% |
贡献度 A×B×100% |
F1蔬果 |
19 |
10.4 |
1.976 |
F2精肉 |
16 |
7.2 |
1.152 |
F3水产 |
7 |
0.5 |
0.497 |
F4熟食 |
29 |
13.5 |
3.915 |
F5日配 |
29 |
11.8 |
3.422 |
合计 |
100% |
10.962 |
若各组别(大组)结构占比不变,将蔬果、日配毛利率调低,精肉、水产、熟食调高;结果如下:
组别 |
结构比(A)% |
毛利率(B)% |
贡献度 A×B×100% |
F1蔬果 |
19 |
8 |
1.52 |
F2精肉 |
16 |
9 |
1.44 |
F3水产 |
7 |
8.5 |
0.595 |
F4熟食 |
29 |
15 |
4.35 |
F5日配 |
29 |
10 |
2.9 |
合计 |
100% |
10.805 |
经分析之后。因该两部门为周转率相当高的商品,对蔬果与日配毛利率下降后,但相对地,贡献度相关无几,对整体生鲜业绩会有所提高。
毛利率的取舍依据:
组别 |
结构比(A)% |
F1蔬果 |
8-11% |
F2精肉 |
8-12% |
F3水产 |
9-13% |
F4熟食 |
12-18% |
F5日配 |
11-15% |
我们知道超市生鲜经营的走向应该为“低毛利率,高回转率,低营管成本”的原则;高成本高毛利率的经营不是超市理想的做法。能够提供全面性、便宜特价品的生鲜日常所需、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才能得到顾客的支持,达到顾客满足,为顾客节省生活开支。
但千万记得。靠制度化、合理化的运作流程,才不会赔钱赚吆喝,并不是采取毛利率政策就可以解决;卖场尚需要成本控制得当。若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卖场迟早会被顾客所抛弃,就非得提高毛利率来解决的话。
(来源/网络)